碳纤维——性能优异新材料,应用广泛。碳纤维除了具有一般碳素材料耐高温,耐磨擦,导电,导热及耐腐蚀等特性,还可表现出稳定的化学性能及物理性能。碳纤维产业链上游为原油、轻油、丙烯等下游应用领域广阔,航空航天、体育休闲等传统领域的需求稳步发展同时,风电叶片、压力容器、碳碳复合材料等新兴领域成为驱动市场的重要引擎。
需求方面:
1、下游应用百花齐放,风电叶片为需求提振主力。近年来市场需求保持稳定增长。2015-2021年,全球碳纤维需求量稳中有升,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4.27%。其中,风电叶片在全球和中国碳纤维需求应用中均排名第一。十四五风电基地建设有望持续推动市场需求。技术提升+成本降低助力碳纤在风电中的应用拓展,风电领域碳纤维需求有望快速释放,2025年或达到6万吨,复合增长率接近30%。
2、供给创造需求,碳碳热场、压力容器、航空航天新兴领域随碳纤制造成本进一步降低有望迅速扩容。我们预计2022年我国碳纤维需求有望达到7.7万吨。碳碳热场、储氢瓶、碳陶刹车片等应用领域不断扩张,我们认为碳纤维行业是供给创造需求的典型行业,随着产能以及成本的优化,我国碳纤维需求将会飞速扩张,蓝海市场正待探索。
供给方面:
1、小丝束:技术突破干喷湿纺为核心驱动。小丝束干喷湿纺具备产品强度高、纺丝速度快等优点。但目前相较于龙头小丝束碳纤维生产企业,我国工艺在小丝束生产方面仍需改进,要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完成工艺更新迭代,实现技术沉淀与突破。
2、大丝束:成本先行实现规模效应为长期目标。规模效应与持续降本成为大丝束未来发展方向。面对大丝束生产的难点,我国企业研究最佳碳化温度与时间并改进大丝束碳纤维浸润与扩展设备,积极谋求降本增效新通路。随着众多企业大丝束碳纤维产能落地投产,远期有望可加速规模效应。
3、原丝、碳化产能不断布局,国产替代正当时。大型企业吉林化纤旗下企业积极拓展大丝束及复合产线,以中复神鹰和光威复材为代表的企业在小丝束领域探索。原丝方面,以吉林碳谷为主“十四五”期间20万吨的原丝产线将会落地。我国原丝—碳化—复材一体化优势逐步形成,打造全产业链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