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型瓶是全金属瓶,耐压不超过30MPa; II型、III型瓶是金属内胆外用复合材料缠绕,耐压可提高到70MPa; IV型瓶内胆为高分子材料,全瓶身用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包裹,只有瓶口处为金属,IV型比III型瓶轻很多,储气压力相当;
目前,中国燃料电池车用氢瓶比较成熟的是III型瓶,生产厂家包括国富氢能、中材科技、科泰克等;而IV型瓶技术尚不成熟无法量产,基本被国外厂商垄断,如全球最大的IV型瓶生产商Hexagon海克斯康,以及Toyoda Gosei丰田合成和韩国Iljin的IV型瓶,已经分别用于丰田Mirai系列燃料电池汽车和现代Nexo系列燃料电池汽车。
IV型储氢瓶的制造成本在3000~3500美元,主要包括:复合材料、阀门、调节器、组装检查、氢气等,其中复合材料的成本占总成本的75%以上,而氢气本身的成本只占约0.5%。储氢瓶技术的发展趋势是轻量化、高压力、高储氢密度、长寿命,相比传统的金属材料,高分子复合材料可以在保持相同耐压等级的同时,减小储罐壁厚,提高容量和氢存储效率,降低长途运输过程中的能耗成本。因此,复合材料的性能和成本是IV型储氢气瓶制备的关键。
一
IV型储氢瓶结构

如图1所示,IV型储氢瓶的内部结构包括以下部分:
瓶壁总厚度约为20~30mm,最内层与氢气直接接触的是阻气层,厚度约为2~3mm,是烯烃类可塑性聚合物,起阻隔氢气的作用; 中间层是比较厚的耐压层,材料是CFRP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由碳纤维和环氧树脂构成,在保证耐压等级的前提下,尽量减小该层厚度以提高储氢效率; 最外层是表面保护层,厚度约为2~3mm,材料是GFRP玻纤增强复合材料,由玻璃纤维和环氧树脂构成。
由于IV型瓶瓶体全部为树脂,易于成型,因而其外形尺寸可以依照不同厂家和型号的燃料汽车设计要求做相应调整。
二
瓶体成型工艺

下面分别详细介绍重点工序。
1、滚塑内胆
IV型储氢瓶制造的第一道工序,是制备具有氢气阻隔性的内胆。工艺如图3所示。

2、纤维缠绕

3、微波固化

4、预浸渍工艺
纤维缠绕工艺包括:湿法缠绕、干法缠绕和半干法缠绕。
湿法缠绕是将纤维浸渍后直接缠绕到内胆上,设备投资小,需要严格控制张力,固化时易产生气泡。 干法缠绕是将预浸布在缠绕机上加热至粘流状态并缠绕到内胆上,纤维上浸渍液的含量可精确计量控制,产品质量稳定,缠绕速度高达100~200m/min,但是预浸设备投资大。 半干法缠绕是将纤维浸渍后,随即预烘干,然后缠绕到内胆上。
图6是干纤维预浸渍工艺图,纤维干丝经过辊子牵引,在液体环氧树脂槽中充分浸渍,之后经过模具上紧密排列的多个独立小模孔初步成型,在最后一个模具中受热半固化定型,然后切割成预浸渍布。

三
复合材料
1、储氢瓶用氢气阻隔材料

氢气的渗透会导致两个问题:
(1)塑料内胆失稳向内塌陷。
(2)塑料内胆材料内部发生屈服现象,甚至起泡开裂。Ⅳ型储氢气瓶还要特别注意金属加注口与聚合物瓶体之间的结构和材料密封,可用接枝聚合物对内胆材料做改性,如添加仅1wt%的低粘度EVA-g-MA,可明显提高EVOH的粘度和扭矩。
IV型储氢气瓶中的EVOH,要想在70MPa下长期安全使用,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1)树脂中的残留氢导致树脂起泡。
(2)氢脆使得树脂表面形成爪形开裂。
(3)在-40℃的低温下承受反复应力载荷的耐久性。
(4)在高压条件下保持阻气性。
2、碳纤维增强材料
3、环氧复合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