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战争具有的突发性、速决性和多维性特点,使得武器装备的灵活机动、快速部署能力成为抢占先机,赢得胜利的关键条件。迫击炮作为一种支援和伴随步兵作战的有效压制武器,在现代战争中仍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而我军现役迫击炮的身管绝大部分仍采用炮钢材料,战斗全重较大,携行不便,身管作为迫击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量约占总重的一半,亟需进行轻量化改造。
例如,美国贝尼特实验室对碳纤维复合材料身管技术进行了深入探索,相继开发了105mm加农炮身管和120mm坦克滑膛炮身管。英国某型超轻榴弹炮复合身管,以高模量碳纤维作为纵向层,以中模量碳纤维作为环向层,采用高拉张力工艺,将碳纤维束缠绕在钢制内衬上,获得了强度和刚度可同时比拟原身管的轻质复合身管,榴弹炮总重从4.08t降至2.27t,减重达40%。

为进一步探索采用不同碳纤维对身管承压性能的影响,分别对采用T300、T700和M46等级碳纤维缠绕的复合圆筒进行水压试验,T300、T700和M46等级碳纤维复合身管的最终爆破载荷为48MPa、63MPa和81MPa。T700试样与T300试样相比,其模量相同,因此内衬屈服载荷近乎相同,这与NOL试样的实验结论一致;而T700试样的强度高于T300试样,因此对于复合圆筒最终爆破压力,T700试样大于T300试样,复合碳纤维强度越高,爆破压力越高的规律;M46试样的强度介于T300和T700试样中间,但拉伸模量约为T700和T300试样的两倍,M46试样的内衬屈服载荷约为31MPa,爆破压力高达81MPa,远高于T300和T700试样。以内衬材料的弹性模量为标准,外部纤维层的弹性模量越高,则纤维层承担的载荷越多,相同载荷下内衬的应力更低,内衬的屈服载荷就越高,越能凸显碳纤维高强的优势。因此用高模量碳纤维做外部增强层,内衬厚度可以做得更薄,轻量化效益更高。

为了研究缠绕张力对迫击炮身管最终承压性能的影响,分别采用30N、50N、70N、90N的缠绕张力进行迫击炮身管的缠绕加工,并对不同缠绕张力的迫击炮身管进行了承压试验,其爆破压力依次为48MPa、49MPa、49.5MPa和43MPa。可见缠绕张力在70N之前,随着缠绕张力的增加,复合圆筒的爆破压力逐渐升高,当缠绕张力为90N时,承压性能显著降低。这是由于适当地提高缠绕张力可以使纤维层之间结合更紧密,排出多余的树脂减少气泡等缺陷,相当于提高了纤维层的缠绕质量。缠绕张力为90N时,复合材料圆筒过早破坏,综上可知:适当地提高缠绕张力可以提高纤维层缠绕质量,增强金属内衬预应力,提高复合身管的承压性能;但缠绕张力过大会降低其承压性能。(来源于:搜狐号、博实碳纤维、严说一点)
版权声明:复材云集尊重版权并感谢每一位作者的辛苦付出与创作;除无法溯源的文章,我们均在文末备注了来源;如文章视频、图片、文字涉及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