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复材云集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知识 » 正文

国内首架连续碳纤维复合材料3D打印技术验证机试飞成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7-22 15:09:36    浏览次数:91    评论:0
导读

在国内科技领域的瞩目之下,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先进复合材料设计与制造团队和飞行器设计与制造团队携手中国商飞上海飞机

在国内科技领域的瞩目之下,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先进复合材料设计与制造团队和飞行器设计与制造团队携手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追风工作室,成功实现了国内首架连续碳纤维复合材料3D打印技术验证机的试飞。这不仅是我国无人机制造技术的重要里程碑,也彰显了我国在轻量化复合材料无人机快速制造领域取得的实质性进展。

该验证机被命名为“同飞一号”,它采用了创新的鸭式后掠翼布局,翼展达到2.1米,而令人瞩目的是,其起飞重量仅为1400克。这一成就的背后,是连续碳纤维复合材料3D打印技术的强大支撑。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以其轻质、高比强度和比刚度的特点,成为当前国内外飞机结构的主要用材。而连续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3D打印技术,更是为无人机部件的制造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同飞一号”验证机的成功试飞,标志着同济大学在连续纤维复合材料3D打印技术方面的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果。该验证机的主体结构,包括撑杆、蒙皮、机翼、翼肋、翼梁、副翼、尾翼和前翼等,均采用了连续纤维复合材料3D打印技术制造。这一技术的应用,不仅实现了飞行器的大幅减重(结构重量仅856克),更为有效载荷预留出了更多的重量空间,从而极大地提升了无人机的性能。

在试飞过程中,“同飞一号”表现出了出色的机动性、耐用性、响应速度、飞行安全性和飞行稳定性。这些飞行性能的提升,正是连续碳纤维复合材料3D打印技术所带来的优势。通过该技术,无人机部件的复杂拓扑结构可以快速成型,同时保证了结构的轻质化和高强度化。这种技术对于无人机的轻量化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将为我国无人机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值得一提的是,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李岩教授科研团队在连续纤维复合材料3D打印技术方面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他们长期致力于大幅面复杂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增材制造技术和装备等领域的研究,开展了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的相关项目攻关。正是这些研究成果的积累,为“同飞一号”验证机的成功试飞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同飞一号”验证机的成功试飞,不仅展示了我国在无人机制造技术方面的实力,也为我国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连续碳纤维复合材料3D打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无人机将会更加轻量化、高性能化,为我国的航空航天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此外,连续碳纤维复合材料3D打印技术的应用不仅仅局限于无人机领域。在汽车工业、航空航天、体育用品等多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例如,在汽车工业中,该技术可以用于制造轻质化的车身结构,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和安全性;在航空航天领域,该技术可以用于制造高性能的卫星和火箭部件,提升我国在国际航天领域的竞争力;在体育用品领域,该技术可以用于制造高性能的自行车、滑雪板等运动器材,满足人们对于高性能运动装备的需求。

总之,连续碳纤维复合材料3D打印技术的成功应用,为我国在多个领域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该技术将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我国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复材云集尊重版权并感谢每一位作者的辛苦付出与创作;除无法溯源的文章,我们均在文末备注了来源;如文章视频、图片、文字涉及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 复材云集 www.fucaiyunji.com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0439

京ICP备1905300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