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能源转型的浪潮中,中国再次以科技创新引领潮流,向世界展示了其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雄厚实力与前瞻布局。近日,由我国自主研制的全球单体容量最大的漂浮式风电平台——“明阳天成号”在广州南沙港缓缓启航,踏上了前往广东阳江明阳青洲四海上风电场的征途。这一壮举不仅标志着我国海上风电技术迈上了新的台阶,更为全球海上风电的深远海发展提供了开创性的解决方案。
科技巨擘,引领风电新纪元
“明阳天成号”作为全球首台双风机漂浮式海上风电平台,其诞生凝聚了无数科研人员的智慧与汗水。该平台总装机容量达到惊人的16.6兆瓦,搭载了两台8.3兆瓦的海上风机,叶轮最高处达219米,空中最大宽度约为369米,宛如两座海上巨塔矗立于碧波之上。这一创新设计不仅提升了风电平台的发电效率,还极大地拓宽了其应用范围,可适应水深35米以上的广泛海域,为深远海风电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独特设计,彰显中国智慧
“明阳天成号”的独特之处在于其首创的“V”字形塔架结构。两座塔筒以“V”字形排列,不仅美观大方,更在结构上实现了轻量化与高强度的完美结合。塔筒内部安装了电梯及阶梯踏板两用通道,确保了工作人员上下主机的便捷与安全。此外,该平台还首次应用了拉索系统,通过13根主拉索和6根辅拉索将主机、塔架与漂浮式基础紧密相连,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张紧系统。这一设计不仅分散了塔架的重力载荷,还显著提高了风电平台在恶劣海况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高效发电,助力“双碳”目标
据测算,“明阳天成号”正式投运后,平均每年可发电约5400万千瓦时,相当于满足3万户三口之家一年的日常用电需求。这一庞大的发电量不仅能够有效缓解我国能源供应压力,还将为我国的“双碳”目标实现提供重要助力。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漂浮式风电平台作为未来海上风电发展的主战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明阳天成号”的成功启航,无疑为我国乃至全球的海上风电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
“明阳天成号”的成功研制与启航,离不开我国海上风电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共同努力与科技创新。作为该平台的核心部件供应商之一,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9.0MW漂浮式中速永磁风力发电机发挥了关键作用。这款风力发电机通过双机组匹配柔性设计、超紧凑结构设计等多种先进技术,实现了高效率、低振动、低温升等优异性能。同时,中车株洲电机公司还根据不同海域条件进行定制化开发配置,确保了客户收益率最优和全生命周期度电成本最低。
深远布局,开启海上风电新篇章
随着“明阳天成号”的启航出海,我国海上风电产业正加速向深远海拓展。深远海不仅风力资源更加丰富,而且对交通、军事、渔业、环境等的影响也更小。因此,漂浮式风电平台将成为未来海上风电发展的主流方向。我国正通过一系列政策扶持和技术创新,推动海上风电产业实现二次跨越。在这个过程中,“明阳天成号”无疑将扮演重要角色,为我国乃至全球的海上风电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力量。
结语
“明阳天成号”的启航出海,是我国海上风电产业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不仅展示了我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强大实力与创新能力,更为全球海上风电的深远海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启示。未来,随着更多像“明阳天成号”这样的漂浮式风电平台投入运营,我国海上风电产业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同时,这也将为全球能源转型和应对气候变化作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