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电池箱盖,研究多材料夹芯结构液体复合成型技术及抗冲击特性。介绍了成型技术原理、工艺优化,通过实验分析不同夹芯结构抗冲击性能。研究表明,该技术可提升电池箱盖性能,多材料夹芯结构在抗冲击方面表现优异,为新能源汽车电池箱盖设计提供新思路,推动行业发展。

一、引言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电池系统的安全性与性能成为关键。电池箱盖作为电池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密封性以保护电池免受外界环境影响,还需具备优异的抗冲击性能,以应对碰撞等意外情况。多材料夹芯结构结合了不同材料的优势,能够满足电池箱盖对强度、刚度和轻量化的要求。液体复合成型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成型工艺,具有成型精度高、可设计性强等优点,适用于多材料夹芯结构的制造。因此,研究新能源汽车电池箱盖多材料夹芯结构液体复合成型技术及抗冲击特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多材料夹芯结构液体复合成型技术
(一)技术原理
液体复合成型技术是将液态树脂注入到预先放置好增强材料和夹芯结构的模具中,通过树脂的流动、浸润和固化,形成具有特定形状和性能的复合材料制品。在多材料夹芯结构电池箱盖的制造中,夹芯结构通常由轻质、高强度的材料制成,如泡沫铝、蜂窝结构等,起到增强刚度和减轻重量的作用;增强材料则采用纤维材料,如碳纤维、玻璃纤维等,提高制品的强度和韧性。
(二)成型工艺流程
模具准备:根据电池箱盖的设计要求,制作具有特定形状和尺寸的模具。模具应具备良好的密封性和脱模性能,以确保成型质量。
夹芯结构与增强材料铺设:将夹芯结构放置在模具中,然后在夹芯结构两侧铺设增强材料。铺设过程中要注意增强材料的均匀性和方向性,以保证制品的性能。
树脂注入:将液态树脂通过注射口注入到模具中,树脂在压力作用下流动并浸润增强材料和夹芯结构。
固化成型: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树脂发生固化反应,形成复合材料制品。固化过程中要控制好温度和压力,以确保制品的质量。
脱模与后处理:待树脂完全固化后,将制品从模具中脱出,并进行后处理,如修边、打磨、喷涂等,以提高制品的外观质量和性能。
(三)工艺优化
树脂选择:选择合适的树脂体系对成型质量至关重要。树脂应具有良好的流动性、浸润性和固化性能,同时要考虑与增强材料和夹芯结构的相容性。
增强材料与夹芯结构搭配:不同的增强材料和夹芯结构组合会对制品的性能产生不同影响。通过实验研究不同组合的性能特点,选择最佳的搭配方案。
成型参数控制:成型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时间等参数对制品的质量和性能有重要影响。通过优化成型参数,提高制品的成型精度和性能稳定性。

三、多材料夹芯结构抗冲击特性研究
(一)实验方法
采用落锤冲击实验对多材料夹芯结构电池箱盖的抗冲击特性进行研究。实验中,使用一定质量和高度的落锤对电池箱盖进行冲击,记录冲击过程中的冲击力、位移、能量吸收等参数。通过改变落锤的质量、高度和冲击位置,研究不同工况下电池箱盖的抗冲击性能。
(二)不同夹芯结构对比分析
泡沫铝夹芯结构:泡沫铝具有密度低、比强度高、吸能性能好等优点。实验结果表明,泡沫铝夹芯结构电池箱盖在冲击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吸收能量,降低冲击力对电池的损害。但泡沫铝的强度相对较低,在较大冲击力作用下可能会出现局部变形。
蜂窝结构夹芯结构:蜂窝结构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能够承受较大的冲击力。实验发现,蜂窝结构夹芯结构电池箱盖在冲击过程中变形较小,能够保持较好的结构完整性。然而,蜂窝结构的制造工艺相对复杂,成本较高。
其他夹芯结构:除了泡沫铝和蜂窝结构外,还可以采用其他夹芯结构,如梯度夹芯结构、复合夹芯结构等。通过实验研究不同夹芯结构的抗冲击性能,为电池箱盖的设计提供更多选择。
(三)影响抗冲击特性的因素
夹芯结构参数:夹芯结构的厚度、密度、孔径等参数会影响其抗冲击性能。一般来说,夹芯结构厚度越大、密度越高,吸能能力越强,但同时也会增加制品的重量。
增强材料性能:增强材料的种类、含量和铺层方式会影响电池箱盖的强度和韧性。高强度、高模量的增强材料可以提高电池箱盖的抗冲击能力,但过高的增强材料含量可能会导致制品的脆性增加。
成型工艺:成型工艺的质量会影响电池箱盖的内部结构和性能。良好的成型工艺可以保证增强材料与夹芯结构的紧密结合,提高制品的抗冲击性能。

四、应用案例分析
以某新能源汽车品牌为例,该品牌采用了多材料夹芯结构液体复合成型技术制造电池箱盖。在抗冲击特性方面,通过实验和实际碰撞测试,该电池箱盖在低速碰撞中能够有效地吸收能量,降低碰撞力对电池的损害。同时,该电池箱盖的质量较轻,符合汽车轻量化的要求,有助于提高汽车的续航能力和燃油经济性。在成本方面,虽然多材料夹芯结构液体复合成型技术的成本相对较高,但由于其优异的性能,在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五、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本研究表明,新能源汽车电池箱盖多材料夹芯结构液体复合成型技术能够制造出具有良好性能的电池箱盖。不同夹芯结构在抗冲击特性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泡沫铝夹芯结构吸能性能好,但强度相对较低;蜂窝结构夹芯结构强度和刚度高,但成本较高。通过优化夹芯结构参数、增强材料性能和成型工艺,可以进一步提高电池箱盖的抗冲击性能和综合性能。
(二)展望
未来,可以进一步研究多材料夹芯结构的创新设计,如开发新型的夹芯结构形式,提高其抗冲击性能和轻量化水平。同时,可以优化液体复合成型工艺,提高成型效率和产品质量。此外,还可以开展多材料夹芯结构电池箱盖的大规模生产技术研究,降低生产成本,推动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广泛应用。